中国企业如何牵手学习德国制造
2014-09-12 16:42:37
自*主席3月底访德以后,牵手德国制造成为一个热门话题。一如当初学习日本的大潮,制造业纷纷讨论:我们该向德国学习什么。然而,在本次中期榜单上,“牵手德国制造”排名倒数第三,这是否意味着,向德国制造的学习,还只停留在口头阶段?中国企业还不知道德国制造能带来什么?
看看专家是如何评说“德国制造”牵手“中国制造”的吧。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经济研究室主任、研究员陈新今年5月撰文《当中国制造牵手德国制造》,对德国制造的成功秘诀作了具体分析,全文如下:
*主席在3月底访问德国时提到:“我相信,当‘德国制造’和‘中国制造’真诚牵手合作,我们所制造的将不只是高质量的产品,更是两国人民的幸福和理想。”
德国制造牵手中国制造始于20世纪80年代。改革开放初期,中国政府诚意邀请外国汽车公司来华投资,以市场换技术,通过设立合资企业带动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。当时,美国公司只愿意技术合作,不愿意合资。日本公司只想向中国销售汽车,也不想合资办厂。只有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同意了中国政府的方案,果断决定在上海设立上海大众汽车公司。中德双方精诚合作,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,中国汽车工业的整体生产水平显著提高,而德国大众也牢固确立了在中国市场的地位。
进入21世纪,随着中国企业不断走出去,中国制造也开始频频牵手德国制造。2012年,中国的三一重工收购了有“大象”之称的全球混凝土机械*品牌德国普茨迈斯特公司。分析家评论道,三一重工收购普茨迈斯特是场双赢交易。中国企业的低成本优势可以提升德国“大象”的盈利能力,而德国制造的国际化经验能够提升中国制造的整体效益,扩大中国产品的国际影响力。
中国和德国都是出口型大国,但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不同位置。德国位居中高端,中国正在从中低端不断向上爬升。据德国《世界报》报道,截至2013年年底,中国企业对德国企业完成了总价值超过350亿美元的98起收购和合并。这其中82%的收购案发生在机械、汽车和化工等制造业领域。专家称,中国企业通过收购德国公司来获得技术领域的*知识,以此加速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。
德国制造之所以能誉满全球,有其“秘诀”所在:秘诀之一是德国拥有稳定的职业教育体系,为德国制造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的熟练劳动力。中国已经开始学习德国经验,教育部*新的改革计划已经明确提出将在全国高等教育中设立两种培养方向,一是研究型人才,二是技术型人才,加大对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支持力度,使国家教育体系成为生产力的有机组成部分。
德国制造成功的秘诀之二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,该体系迅速将科技成果转化为新的产品标准。中国制造要摆脱全球“打工者”的地位,必须加大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。如今,中国已经和德国在电动车的全球标准领域开展合作。通过类似的合作,中国制造可以借助德国制造的平台,少走弯路,尽快抢占创新制高点。
习主席访问德国将中德企业合作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,不仅仅是要制造出高质量的产品,更是把目标指向两国人民的幸福和理想。中德政府目前已在先进制造业、职业教育培训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达成重要共识。下一步,中德双方应落实好政府磋商成果,早日健全中德制造业对话机制,使中国制造和德国制造牵手更牢,促进中国制造的升级换代。
转载《世界经理人网站》